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书的成语

书的成语(共220个)

  • 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成语解释: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 寝馈

    qǐn kuì shū zhōng

    成语解释:馈:吃饭。
    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 有脚

    yǒu jiǎo shū chú

    成语解释: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有脚书厨》:“[龚程]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攻苦食淡,手未尝释卷。记问精确,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号为‘有脚书厨’。”

  • 香世家

    shū xiāng shì jiā

    成语解释:同“书香门第”。

    成语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刘眉尽管把鼻子都气歪了,也还是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度。”

  • 香人家

    shū xiāng rén jiā

    成语解释:同“书香门第”。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原来是个仕宦书香人家,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样明理。”

  • 官样文

    guān yàng wén shū

    成语解释: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9回:“但也只是官样文书,掩人耳目罢了。”

  • 文弱

    wén ruò shū shēng

    成语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 胜读十年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成语解释: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上・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 坐拥

    zuò yōng shū chéng

    成语解释:见“坐拥百城”。

    成语出处:孙百刚《郁达夫外传・风雨茅庐》:“达夫的书,我们一向知道是多的……但从前住的都是弄堂小房子,没有一间正式的书房,所以未窥全豹。经现在这么陈列一番,真是坐拥书城,洋洋大观了。”

  • 徒读父

    tú dú fù shū

    成语解释: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
    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 枕籍诗

    zhěn jí shī shū

    成语解释:枕籍:纵横相枕而卧。
    比喻沉溺于诗书之中,没有真本领。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

  • 奋笔疾

    fèn bǐ jí shū

    成语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成语出处:宋・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 临池学

    lín chí xué shū

    成语解释:临:靠近,挨着。
    指刻苦练习书法。

    成语出处:《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见竹

    pù shū jiàn zhú

    成语解释:谓睹物思人。

    成语出处:清・浦起龙《通通释>序》:“网搜佣钞,敦复力最勤,未卒事病亡,每一展卷,不胜曝书见竹之感。”

  • 闭户读

    bì hù dú shū

    成语解释: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