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末的成语

末的成语(共114个)

  • 张本继

    zhāng běn jì mò

    成语解释: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成语出处:《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 背本就

    bèi běn jiù mò

    成语解释: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

  • 支离

    fū mò zhī lí

    成语解释:肤浅琐碎。

    成语出处:清・方苞《书柳文后》:“彼言涉于道,多肤末支离,而无所归宿。”

  • 离本趣

    lí běn qū mò

    成语解释:趣:通“趋”,趋向。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成语出处:汉・徐幹《中论・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 原由

    shǐ mò yuán yóu

    成语解释: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原由:缘由;来由。
    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

  • 晚生

    wǎn shēng mò xué

    成语解释:指书生的自谦。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8回:“晚生末学,虽窃慕之,而愧非其人。”

  • 强弩

    qiáng nǔ mò

    成语解释:比喻原来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李木庵《一九四八年元旦志兴》诗: “独裁势成强弩末,民主声威动地吼。
    ” ●《史记·韩长孺列传》: “安国(字长孺)曰: ‘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非初不动,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 鲁缟: 鲁地出产的白绢。
    漂: 通 “飘” 。
    汉武帝时,匈奴要求和亲,有人却主张讨伐。 韩长孺以强弩劲风之末不能缟、 飘毛作譬, 力主放弃对匈奴的远征。

  • 因由儿

    xiǎo mò yīn yóu ér
  • 无源之水,无本之

    wú yuán zhī shuǐ , wú běn zhī mò

    成语解释: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合抱之木,生于毫

    hé bào zhī mù , shēng yú háo mò

    成语解释: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
    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大必折,尾大不掉

    mò dà bì zhé , wěi dà bù diào

    成语解释:掉:摇动。
    树梢茂盛,主干就会折断,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进本退

    jìn běn tuì mò

    成语解释:本:根本;末:枝节。
    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成语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 本盛

    běn shèng mò róng

    成语解释:本:指树根;末;指树梢;荣:草木茂盛。
    树根发达,枝叶才能繁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

    成语出处:汉・班固《泗水亭碑铭》:“源清流洁,本盛末荣。”

  • 由也已

    mò yóu yě yǐ

    成语解释:末:没有;由:遵循。
    指无方可遵,无章可循。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岑楼齐

    cén lóu qí mò

    成语解释: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岑楼齐末,不识高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