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卧的成语

卧的成语(共73个)

  • 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wò tà zhī cè , 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成语解释: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成语出处:宋・岳珂《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 藏龙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
    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偃旗

    yǎn qí wò gǔ

    成语解释:见“偃旗息鼓”。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 不宁

    zuò wò bù níng

    成语解释:同“坐卧不安”。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 高枕而

    gāo zhěn ér wò

    成语解释: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北窗高

    bēi chuāng gāo wò

    成语解释:比喻悠闲自得。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 餐云

    cān yún wò shí

    成语解释: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隆中偶述》诗:“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

  • 安枕而

    ān zhěn ér wò

    成语解释: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 不安

    zuò wò bù ān

    成语解释: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成语出处:《坛经・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 不安席

    wò bù ān xí

    成语解释: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 不宁

    shuì wò bù níng

    成语解释:睡:睡觉。
    卧:躺下,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
    形容心绪烦乱,不能安定。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

  • 行号

    xíng háo wò qì

    成语解释: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本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 尝胆

    cháng dǎn wò xīn

    成语解释: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东山高

    dōng shān gāo wò

    成语解释: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 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语解释:薪:柴草。
    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