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卧的成语

卧的成语(共73个)

  • 眠云

    mián yún wò shí

    成语解释:比喻山居生活。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西山半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

  • 扳辕

    pān yuán wò zhé

    成语解释:扳:通“攀”;辙:车迹。
    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挡车。指挽留眷恋好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遂解官东归,百姓闻知,扳辕卧辙而留,泣声震地。”

  • 食荼

    shí tú wò jí

    成语解释: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老庄申韩论》:“老庄乱之也,然而心犹人之心,天下则已异乎食荼卧棘之天下矣。”

  • 王祥

    wáng xiáng wò bīng

    成语解释: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成语出处:《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 冰求鲤

    wò bīng qiú lǐ

    成语解释: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 狼当道

    wò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当道:在路当中。
    路上躺着恶狼。形容前途凶险。

    成语出处: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狼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 以治之

    wò yǐ zhì zhī

    成语解释:卧:躺着。
    躺着就把政事处理好了。用以称颂政清事简。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 而治之

    wò ér zhì zhī

    成语解释:卧:躺着。
    躺着就把政事处理好了。用以称颂政清事简。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 冰哭竹

    wò bīng kū zhú

    成语解释: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
    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 雪吞毡

    wò xuě tūn zhān

    成语解释:原指汉代苏武被匈奴幽禁,睡在雪地里,吃毛毡,却坚贞不屈。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后用以比喻民族气节。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乃幽武置大窑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 行住坐

    xíng zhù zuò wò

    成语解释:指一举一动。

    成语出处:《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袁安高

    yuán ān gāo wò

    成语解释: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 袁安

    yuán ān wò xu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