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四的成语

四的成语(共261个)

  • 目空

    mù kōng sì hǎi

    成语解释:四海:指全国各地。
    眼看四海之内皆空。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成语出处:宋・陈亮《题喻季直文编》:“何茂恭目空四海,独能降意于一世豪杰。”

  • 放诸海而皆准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成语解释: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成语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挟天子以征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

    成语解释:挟:挟制。
    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一部二十史无从说起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

    成语解释: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
    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成语出处: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推之海而皆准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成语解释: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一谦

    yī qiān sì yì

    成语解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 马攒蹄

    sì mǎ cuán tí

    成语解释: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则道是孤鸿伴影,几时吃四马攒蹄。”

  • 楚歌

    chǔ gē sì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成语出处:清・陈维崧《河传・虞美人花》词:“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 室徒

    shì tú sì bì

    成语解释: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成语出处:《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 海他人

    sì hǎi tā rén

    成语解释:谓没有亲戚关系。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俺虽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

  • 海皆兄弟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时气备

    sì shí qì bèi

    成语解释:四时:春、夏、秋、冬。
    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 面出击

    sì miàn chū jī

    成语解释: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成语出处: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 极目

    jí mù sì wàng

    成语解释:极:尽;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指尽眼力所及眺望四方。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

  • 囊括

    náng kuò sì hǎi

    成语解释: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
    指统一全国。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