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涂的成语

涂的成语(共95个)

  • 糊里糊

    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胡里胡

    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稀里糊

    xī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成语出处: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如果写他后悔,稀里糊涂自杀了,就没有多大意思。”

  • 大事不糊

    dà shì bù hú tú

    成语解释: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成语出处:元《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小事糊,大事不糊

    xiǎo shì hú tú , dà shì bù hú tú

    成语解释:对小事情不加计较,而对大事情则非常认真,坚持原则。

    成语出处:元《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 肝脑

    gān nǎo tú dì

    成语解释: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 生灵

    shēng líng tú tàn

    成语解释: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 生民

    shēng mín tú tàn

    成语解释: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一回:“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

  • 一塌糊

    yī tā hú tú

    成语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 肝心

    gān xīn tú dì

    成语解释:犹言肝脑涂地。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 尘羹

    chén gēng tú fàn

    成语解释:见“尘饭涂羹”。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南宋以后之俗学,如尘羹涂饭,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弃之。”

  • 脂抹粉

    tú zhī mǒ fěn

    成语解释: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梳妆打扮。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企图掩人耳目。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 炭生灵

    tú tàn shēng líng

    成语解释: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
    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 曳尾泥

    yè wěi ní tú

    成语解释: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成语出处: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 曳尾

    yè wěi tú zhōng

    成语解释: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