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的成语(共95个)
- 糊涂账- 成语解释:算不清楚的账,比喻弄不清楚的问题。 -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5章:“咱们虽说赚了一点钱,可这是一笔糊涂账!这钱是咱们两个苦熬出来的,但家里人人有份!” 
- 糊涂虫- 成语解释:不明事理的人。 -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 
- 难得糊涂- 成语解释: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成语出处: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 见豕负涂- 成语解释: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 成语出处:《周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 
- 坐于涂炭- 成语解释: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 
 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 糊涂到顶- 成语解释: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 东涂西抹- 成语解释:涂、抹:原喻从事文辞。 
 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 道听涂说- 成语解释: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半涂而罢- 成语解释: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 沾体涂足- 成语解释:沾:浸湿、浸染;涂:泥。 
 身体被沾湿,脚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 半涂而废- 成语解释: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 成语出处:参见“半途而废”。 
- 道尽涂穷- 成语解释: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 黎庶涂炭- 成语解释: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 成语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 识涂老马- 成语解释:见“识途老马”。 -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 殊涂同致- 成语解释:犹殊途同归。 -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