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的成语(共95个)
- 涂歌邑诵- 成语解释: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 成语出处: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增类帝之宫,饬礼神之馆,涂歌邑诵,以望属车之尘者久矣。” 
- 循涂守辙- 成语解释:亦作“循途守辙”。遵守规矩。 -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耳。” 
- 司空不视涂- 成语解释:司空:古代管理道路的官;涂:路;不视涂:不看道路。 
 司空不察看道路。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中》: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泽不授馆。 
- 小事不糊涂- 成语解释:对小的事情认真计较。暗指大事糊涂。 -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 
- 一纸糊涂帐- 成语解释:内容混乱,根本无法算清楚的帐目。比喻无法弄清楚的事情。 -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大名》:诸葛大名非用墨,清高二字肃千秋。如今一纸糊涂帐,满面松烟不识羞。 
- 吕端大事不糊涂- 成语解释: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 成语出处:元《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 殊涂同会- 成语解释:犹殊途同归。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等传论》:“如使用审其道,则殊涂同会。” 
- 道尽涂殚- 成语解释:涂:通“途”;殚:尽。 
 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 殊涂一致- 成语解释:殊:不同的;涂:道路。 
 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结局。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到同一目的。- 成语出处:《晋书・刁协传》:“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 民怨盈涂- 成语解释:怨:怨恨;涂:通“途”;盈涂:充满道路。 
 人民的怨恨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的怨恨情绪非常大。- 成语出处:《宋书・臧质传》:败道伤俗,悖乱人神,忆怨盈涂,国谤弥岁。 
- 摇尾涂中- 成语解释: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 成语出处: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 苍生涂炭- 成语解释:涂:泥淖。 
 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 初学涂鸦- 成语解释: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写作水平不高,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 
 形容刚开始研究学问。-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 
- 摘埴索涂- 成语解释: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 - 成语出处: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 擿植索涂- 成语解释:见“擿埴索涂”。 - 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姐续集・支诺皋上》:“方之蒙袂辑履,有愤于黔娄,擿植索涂,见称于扬子,差不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