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救的成语

救的成语(共108个)

  • 杀人须见血,人须

    shā rén xū jiàn xiě , jiù rén xū jiù chè

    成语解释:杀人必须要看到流血,救人必须彻底。比喻做事要认真彻底。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 同病相怜,同忧相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tóng yōu xiāng jiù

    成语解释:怜:怜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远水不得近渴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kě

    成语解释: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 从井

    cóng jǐng jiù rén

    成语解释: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 过不赡

    jiù guò bù shàn

    成语解释: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积怒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 同恶相

    tóng è xiāng jiù

    成语解释: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成语出处:《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 同忧相

    tóng yōu xiāng jiù

    成语解释: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焚益薪

    jiù fén yì xīn

    成语解释:焚:火灾;薪:柴草。
    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 抱薪

    bào xīn jiù fén

    成语解释: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 命稻草

    jiù mìng dào cǎo

    成语解释: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王朔《永失我爱》:“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 世主

    jiù shì zhǔ

    成语解释: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钻进了驾驶楼,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 假阶

    jiǎ jiē jiù huǒ

    成语解释:假:借;阶:梯子。
    比喻做事不讲效率,做事机械。

    成语出处:《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 过不暇

    jiù guò bù xiá

    成语解释:见“救过不赡”。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 过不给

    jiù guò bù gěi

    成语解释:犹救过不赡。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下卷:“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 过不遑

    jiù guò bù huáng

    成语解释:救:挽救;遑:闲暇。
    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卷:“上方综核名实,分别功罪,群臣救过不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