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的成语(共108个)
- 舍命救人- 成语解释:舍:放弃。 
 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 成语解释: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元来和关胜一伙,都是梁山泊上好汉。救人须救彻。我有心救了关胜,怎好不救他。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成语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救火拯溺- 成语解释:见“救焚拯溺”。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 匡救弥缝- 成语解释: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 不可救疗- 成语解释: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救过补阙- 成语解释:阙:同“缺”,不足,缺点。 
 挽救过错,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 救经引足- 成语解释: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 
 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 引足救经- 成语解释:引:拉;经:缢死。 
 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成语出处:《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 假越救溺- 成语解释:假:借助;溺:被水淹。 
 原指到很远的越国请善游水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比喻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昔有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 
- 救灾恤邻- 成语解释:救:救助,援助;恤:体恤,周济。 
 救助和体恤邻国的灾祸。-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 权时救急- 成语解释:权:称量。 
 正确分析形势,挽救危急局面。-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 
- 杀身救国- 成语解释: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 扶危救困- 成语解释: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