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救人
更新:2025-10-30 07:24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冒险救人。
那岸上看的人,虽然有救捞之念,只是风水利害,谁肯从井救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的日子里,孔子给弟子们讲仁,讲见义勇为,发现宰予在课堂上睡觉,叫醒宰予,宰予问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死了是仁和见义勇为,不救是见死不救是不仁。孔子说可以用其他办法救。
跳到井里,去救落井的人。语本《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比喻做损己而无益于人的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圆老一段好意,也还不可激烈;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镜花缘・第七十一回》:“即使草木有灵,亦决不肯自戕其生,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