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救的成语

救的成语(共108个)

  • 以火

    yǐ huǒ jiù huǒ

    成语解释: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以水

    yǐ shuǐ jiù shuǐ

    成语解释: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见死不

    jiàn sǐ bù jiù

    成语解释: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不可

    bù kě jiù yào

    成语解释:药:用药治疗。
    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 抱薪

    bào xīn jiù huǒ

    成语解释: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 负薪

    fù xīn jiù huǒ

    成语解释: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 远水不近火

    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

    成语解释:比喻在遥远的地方或较长的时间以后;虽然能找到解救的办法;但解救不了眼前的急难。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 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jiù rén yī mìng , 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成语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 民水火

    jiù mín shuǐ huǒ

    成语解释: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
    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 亡图存

    jiù wáng tú cún

    成语解释: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成语出处:《鬼谷子・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 火投薪

    jiù huò tóu xīn

    成语解释: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焚投薪

    jiù fén tóu xīn

    成语解释:焚:火灾;薪:柴草。
    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 围魏

    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 jiù kǔ jiù nàn

    成语解释: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 死扶伤

    jiù sǐ fú shāng

    成语解释:扶:扶助。
    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