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的成语(共127个)
雁过拔毛
成语解释: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力可拔山
成语解释: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成语出处: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虎口拔须
成语解释: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成语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拔地而起
成语解释:拔:动词,意思是陡然耸立;拔地: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山峰、建筑物等从地面上矗起。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不拔一毛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吝啬。
成语出处: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拔不出脚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天保娘叹了口气:‘叫做陷进泥坑拔不出脚。’”
拔不出腿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奖拔公心
成语解释: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
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拔苗助长
成语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出处: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拔刀相向
成语解释:指动武。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拔赵易汉
成语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成语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吹灯拔蜡
成语解释:比喻垮台;散伙。
成语出处: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拔旗易帜
成语解释:旗:旗帜;易:换。
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拔十失五
成语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拔宅上升
成语解释:拔:拔起;宅:住宅。
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第14卷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