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习的成语

习的成语(共64个)

  • 学而时

    xué ér shí xí zhī

    成语解释: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惯成自然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成语解释: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 以成俗

    xí yǐ chéng sú

    成语解释:俗:习惯。
    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成语出处:《魏书・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 若自然

    xí ruò zì rán

    成语解释:若:像。
    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成语出处: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陈规陋

    chén guī lòu xí

    成语解释: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成语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 安常

    ān cháng xí gù

    成语解释: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
    习惯于成规。

    成语出处: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 循常

    xún cháng xí gù

    成语解释: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法诫》:“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悫谨慎,循常习故者。”

  • 以为常

    xí yǐ wéi cháng

    成语解释:习:习惯;常:平常。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成语出处:《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 难改

    jī xí nán gǎi

    成语解释: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
    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改正。

    成语出处:巴金《小序》:“真是积习难改,拿起笔,就像扭开了龙头,水荷荷地流个不停。”

  • 成俗

    jī xí chéng sú

    成语解释: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成语出处:晋・申绍《上疏陈时务》:“宰相侯王,迭以侈丽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

  • 非成是

    xí fēi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成语出处:西汉・扬雄《法言・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 难除

    jī xí nán chú

    成语解释: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成语出处:郭沫若《序〈白毛女〉》:“我们早就呼喊着人民文艺的创造但积习难除,一拿起笔来,总要忸怩作态的。”

  • 俗移性

    xí sú yí xìng

    成语解释: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成语出处: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杂上》:“晏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

  • 焉不察

    xī yān bù chá

    成语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非胜是

    xí fēi shèng shì

    成语解释:习:习惯于。
    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