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习的成语

习的成语(共64个)

  • 人怯马弱,不之过

    rén qiè mǎ ruò , bù xí zhī guò

    成语解释:人胆怯,马懦弱,是由于没有很好训练的缘故。原指将士临阵怯敌,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后泛指做任何事情平时都要练好基本功。

    成语出处: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二:盖士有未战而震慑者﹐马有未驰而疲汗者﹐非人怯马弱﹐不习之过也。

  • 而不察

    xí ér bù chá

    成语解释:习:习惯。
    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宋・孟轲《孟子》:“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

  • 朝益暮

    zhāo yì mù xí

    成语解释: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
    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 染风

    rǎn fēng xí sú

    成语解释:谓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五六:“五气者,随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风习俗,所以变化无穷,不惟万数。”

  • 避嚣

    bì xiāo xí jìng

    成语解释:嚣:喧哗,吵闹;习:习惯于。
    躲开喧闹,安于清静。

    成语出处:《追求》:“现在她已经住在医院里,既然不是有病,那就有点避嚣习静的意味了。”

  • 蹈故

    dǎo gù xí cháng

    成语解释:见“蹈常习故”。

    成语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容忍?”

  • 目染

    ěr xí mù rǎn

    成语解释: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 风成化

    fēng chéng huà xí

    成语解释:习:习惯。
    指形成风气与习俗。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逸民》:“纷扰日久,求竞成俗,或推货贿以龙跃,或阶党援以凤起,风成化习,大道渐芜。”

  • 渐靡

    jī xí jiàn mó

    成语解释:积习:长期的习惯;靡:通“摩”,接触。
    指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从细微处开始,逐渐形成的。

    成语出处: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习忘乃为常。”

  • 家喻户

    jiā yù hù xí

    成语解释: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余以《琵琶》虽极天工人巧,终是传奇一家语。当今家喻户习,故易于动人。”

  • 弥佳

    mí xí mí jiā
  • 玩故

    wán gù xí cháng

    成语解释: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岂群臣乐于负陛下哉!特玩故习常,势流于此而不自知也。”

  • 俗移人

    xí sú yí rén

    成语解释:指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成语出处:汉・杨恽《报孙会宗书》:“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

  • 故安常

    xí gù ān cháng

    成语解释:指习惯于规。

    成语出处:陈炽《〈盛世危言〉序》:“中国乃闭关绝市而不能,习故安常而不可。”

  • 薰风

    xūn fēng xí xí

    成语解释:薰风,南风,也作熏风。习习,形容风的和暖舒适。全句是说温暖的南风轻轻吹著。

    成语出处: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史记五帝本纪:“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