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成的成语

成的成语(共644个)

  • 少年老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成语解释:老成:经历多。
    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

    成语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 败于垂

    bài yú chuí chéng

    成语解释: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释常谈・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 功败垂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成语解释:垂:接近;将近。
    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 积少

    jī shǎo chéng duō

    成语解释: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 坐观

    zuò guān chéng bài

    成语解释:坐在一边;观察别人的成败;即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持旁观的态度。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 得失

    dé shī chéng bài

    成语解释: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

    成语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 chéng jǐ chéng wù

    成语解释: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 无为而

    wú wéi ér chéng

    成语解释: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 杀身

    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
    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地平

    tiān chéng dì píng

    成语解释:成:成功;平:治平。
    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 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

    成语解释:成:制定;形成。
    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 下笔

    xià bǐ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章:文章。
    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 触目

    chù mù chéng sòng

    成语解释:成诵:能背诵。
    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陈书・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 习以

    xí yǐ chéng sú

    成语解释:俗:习惯。
    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成语出处:《魏书・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 嗜痂

    shì jiā chéng pǐ

    成语解释:嗜:爱好;痂:疮口表面的硬壳。
    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语出处:《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