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成语(共644个)
磨杵成针
成语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出处:明・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泣不成声
成语解释:泣:低声哭。
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泛滥成灾
成语解释: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
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语解释:眷属:亲属。
彼此有情爱的人终于结为夫妻。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成人之美
成语解释:成:成全;帮助;美:好事。
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打成一片
成语解释: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成年累月
成语解释: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我那家左右没甚么可惦记的,平日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独木不成林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习惯成自然
成语解释: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功到自然成
成语解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生米做成熟饭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成败在此一举
成语解释: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斯一举。
有志者事竟成
成语解释:者:人;竟:终于;成:成功。
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渰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语解释: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成语解释:竖子:小子,有轻蔑之意。
时代无英雄,使无名之辈成了豪杰。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