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成语(共153个)
狼贪鼠窃
成语解释: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成语出处:明・于谦《出塞》诗:“瓦刺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狼顾麇惊
成语解释:狼顾: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比喻后顾之忧;麇:獐子。
比喻惊恐万状。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岑文本传》:“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
豕窜狼逋
成语解释:狼狈逃窜貌。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这赖功贼容颜如粪土,出辕门豕窜狼逋。”
鼠撺狼奔
成语解释: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撺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
贪污狼藉
成语解释: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成语出处:《晋书・何充传》:“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
赃污狼籍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赃秽狼藉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严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
鸷击狼噬
成语解释:谓凶狠地残害人。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王鉷传》:“林甫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鉷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鸷击狼噬。”
狼多肉少
成语解释:供不应求。
成语出处:吴茂盛《驻京办》第六章:“您想,这不是狼多肉少吗?”
长矢射天狼
成语解释:矢:箭;天狼:星座名,代指侵略边境的人。
比喻抵抗侵略者。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狼顾虎视
成语解释: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首尾狼狈
成语解释:狼狈:困顿窘迫。
形容处境困顿窘迫,进退两难。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维谷,首尾狼狈。”
赃货狼藉
成语解释: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宋书・刘穆之传》:“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赃货狼藉,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
豺狼塞路
成语解释: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
比喻坏人当权。成语出处:《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