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狼的成语

狼的成语(共153个)

  • 狈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

    成语解释: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
    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
    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 子兽心

    láng zǐ shòu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成语出处:《晋书・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 似虎

    rú láng sì hǔ

    成语解释: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成语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狗肺

    gǒu fèi láng xīn

    成语解释:同“狼心狗肺”。

    成语出处: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 眼鼠眉

    láng yǎn shǔ méi

    成语解释:形容人相貌凶恶。

  • 奔鼠窜

    láng bēn shǔ cuàn

    成语解释: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成语出处:明・沉鲸《双珠记》第十四出:“忽闻访察怕如雷,狼奔鼠窜,无由忏悔。”

  • 拒虎进

    jù hǔ jìn láng

    成语解释: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 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成语解释: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 奔兔脱

    láng bēn tù tuō

    成语解释:形容仓皇逃窜。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 羊狠

    yáng hěn láng tān

    成语解释:狠:凶狠。
    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 牧羊

    rú láng mù yáng

    成语解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 使羊将

    shǐ yáng jiàng láng

    成语解释:将:统率,指挥。
    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 驱羊战

    qū yáng zhàn láng

    成语解释:喻以弱击强。

    成语出处: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 羊同饲

    láng yáng tóng sì

    成语解释: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 奔豕突

    láng bēn shǐ tū

    成语解释:豕:猪。
    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或敌人仓皇逃跑。

    成语出处:清・归庄《击筑余音・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