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虎的成语

虎的成语(共443个)

  • 势成骑

    shì chéng qí hǔ

    成语解释: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 遗患

    fàng hǔ yí huàn

    成语解释: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 生龙活

    shēng lóng huó hǔ

    成语解释: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云龙

    fēng hǔ yún lóng

    成语解释: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 鲸吞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 踞龙蟠

    hǔ jù lóng pán

    成语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 麟角

    lín jiǎo hǔ chì

    成语解释: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 贻患

    yǎng hǔ yí huàn

    成语解释:同“养虎自遗患”。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 熊腰

    xióng yāo hǔ bèi

    成语解释: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 hǔ tóu hǔ nǎo

    成语解释: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 投畀豺

    tóu bì chái hǔ

    成语解释:畀:给与。
    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 色变

    tán hǔ sè biàn

    成语解释:色:脸色;神色。
    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成语出处:宋・《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 潜龙伏

    qián lóng fú hǔ

    成语解释: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成语出处: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 拉大旗作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成语解释: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张威

    jiǎ hǔ zhāng wēi

    成语解释:犹言狐假虎威。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忠孝记・欲进谏章>》:“费尽他机智,只是要贪名固位,假虎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