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成语(共443个)
骑虎难下
成语解释: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明史・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雕虎焦原
成语解释:《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
”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
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成语出处:《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虎豹之驹
成语解释:驹:两岁以下的幼马或少壮的骏马。
指虎和豹的幼子。比喻志向远大的英俊少年。成语出处:《尸子》:虎豹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虎入羊群
成语解释: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为虎添翼
成语解释: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枭雄,久留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为虎添翼乎?”
饿虎扑食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九关虎豹
成语解释: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成语出处: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狐假虎威
成语解释:假:假借;凭借。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三人成虎
成语解释: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豺狼虎豹
成语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老虎头上打苍蝇
成语解释:比喻胆大妄为,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问他有脑袋没有?谁敢在老虎头上打苍蝇。”
狮威胜虎
成语解释:胜:胜过,超过。
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
如虎添翼
成语解释: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帮虎吃食
成语解释: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龙盘虎踞
成语解释:盘:曲、绕;踞:蹲或坐。
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成语出处: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