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荡的成语

荡的成语(共107个)

  • 春心

    chūn xīn dàng yàng
  • 海拔山

    dàng hǎi bá shān

    成语解释: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 然无余

    dàng rán wú yú

    成语解释: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逐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烬,湘囊綖柣,荡然无余。”

  • 然肆志

    dàng rán sì zhì

    成语解释:荡:放荡;肆:放纵。
    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屈于诸侯。

  • 为寒烟

    dàng wéi hán yān

    成语解释:荡:破坏,毁坏;寒:冷。
    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成语出处: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 之勋

    dàng dàng zhī xūn

    成语解释:荡荡:广大的样子。
    指极大的功劳。

    成语出处:《后汉书・邓皇后传》: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

  • 悠悠

    dàng dàng yōu yōu

    成语解释:形容飘忽不定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枉费了意悬半世心,好一似荡荡悠悠三更梦。

  • 默默

    dàng dàng mò mò

    成语解释:形容心神不宁的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运》: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威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 心悦目

    dàng xīn yuè mù
  • 涤瑕

    dí xiá dàng huì

    成语解释: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
    指清除旧的恶习。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 东扬西

    dōng yáng xī dàng

    成语解释:谓飘泊无定。

    成语出处:《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 西驰

    dōng dàng xī chí

    成语解释:犹言东征西讨。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汉王乘那项王火咸阳,弑义帝,降子婴,东荡西驰的时候,早暗地里间道入关,进位称王。”

  • 东风浩

    dōng fēng hào dàng

    成语解释:东风:春风。
    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成语出处: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 西游

    dōng dàng xī yóu

    成语解释:荡:放浪,游荡;游:行走。
    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 东漂西

    dōng piāo xī dàng

    成语解释:东西漂泊不定。也比喻生活不安定。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云汴梁买马,不想东漂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