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荡的成语

荡的成语(共107个)

  • 浩浩

    hào hào dàng dàng

    成语解释: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 不羁

    fàng d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
    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晋・王隐《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 君子坦,小人长戚戚

    jūn zǐ tǎn dàng dàng , xiǎo rén cháng qī qī
  • 倾家

    qīng jiā dàng chǎn

    成语解释:倾:倒出;荡:弄光。
    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 涤秽

    dí huì dàng xiá

    成语解释:同“涤瑕荡秽”。

    成语出处:《宋书・礼志一》:“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荡瑕,拨乱反正。”

  • 然一空

    dàng rán yī kōng

    成语解释: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元《宋史・杨偕传》:“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然一空,止存孤垒,犹四肢尽废,首面心腹独存也。”

  • 逾闲

    yú xián dàng jiǎn

    成语解释: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
    指行为不规矩,不守礼法。

    成语出处:《明史・杨时乔传》:“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

  • 神魂飘

    shén hún piāo dàng

    成语解释:形容精神飘忽。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

  • 碧波

    bì bō dàng yàng

    成语解释:碧:青绿色。
    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 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成语解释: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 羊群

    hǔ dàng yáng qún

    成语解释: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 东飘西

    dōng piāo xī dàng

    成语解释: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 气回肠

    dàng qì huí cháng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荡;摇荡。回;回旋。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析离居

    dàng xī lí jū

    成语解释:荡析:离散。
    家人离散,没有定居。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 检逾闲

    dàng jiǎn yú xián

    成语解释: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饥寒之不免,理义之不知,而荡检逾闲之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