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成语(共99个)
- 后福无量- 成语解释:量:限度,限量。 
 将来的幸福无穷。- 成语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 雅量高致- 成语解释: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 量入计出- 成语解释:见“量入为出”。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苏颋传》:“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并置炉,量入计出。” 
- 目量意营- 成语解释:以目测量,用心经营。形容精心勘测设计。 - 成语出处:《明史・宦官传・阮安》:“阮安有巧思,奉成祖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营,悉中规划,工部奉行而已。” 
- 量能授器- 成语解释: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成语出处:《荀子・君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 使法量功- 成语解释:依照法则规章来衡量功绩。 - 成语出处:《韩非子・明法》:“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三国・蜀・诸葛亮《兵要》: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这,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 
- 量腹而食- 成语解释:形容自己加以节制。 - 成语出处:《淮南子・俶真训》: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 
- 齐量等观- 成语解释:同“等量齐观”。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清・何守奇评:“齐量等观,则词林诸公,安非出于造物之戏也?” 
- 量长较短- 成语解释:量:衡量;较:比较。 
 衡量、比较事物的长处和短处。原指比较人才的优劣。后用以比喻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 较时量力- 成语解释:较:比较;量:估量。 
 衡量时机和实力。-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又须审度彼己,较时量力,定为几年之规,若孟子,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说。” 
- 志大量小- 成语解释:志:志向;量:度量,胸襟。 
 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 成语出处:宋・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 陂湖禀量- 成语解释: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 寸量铢称- 成语解释: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 成语出处:宋・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 衡石量书- 成语解释:《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宽洪海量- 成语解释:同“宽宏大量”。 -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主人家宽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帘邀皓月,再谁想开宴出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