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成语(共99个)
称量而出
成语解释:称量:用秤称,用斗量。
用秤、斗仔细测定后才拿出来。比喻说话、写文章经过斟酌,恰如其分。成语出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
度量宏大
成语解释:度量:器量,涵养。
指人有涵养,器量大,心胸宽广。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惟君质貌魁杰,度量宏大。
胡思乱量
成语解释:犹胡思乱想。
成语出处: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
兼人之量
成语解释:量:饭量,食量。
一个人抵得上两个人或几个人的饭量。形容饭量很大。成语出处:清・徐述夔《快士传》卷一:官人饮食有兼人之量,必有兼人之才、兼人之福。小僧看你气宇,定是非常之人。
校短量长
成语解释:亦作“校短推长”。谓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成语出处: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较瘦量肥
成语解释:比较肥瘦。喻评论姿容。
成语出处:清・李渔《风筝误・贺岁》:“何曾见侯门娇丽,肯容人较瘦量肥。”
量材录用
成语解释:见“量才录用”。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尔等果能悔悟来归,定然量材录用。”
量枘制凿
成语解释:见“量凿正枘”。
成语出处:唐・杨炯《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于方正;量枘制凿,术仍取于纵横。”
量如江海
成语解释:比喻度量非常大。
成语出处:元・董君瑞《般涉调・哨遍》:“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量敌用兵
成语解释:量:估计;兵:兵力。
根据敌方的具体情况,使用自己的兵力。量兵相地
成语解释:量:计算;兵:兵力;相:选择。
计算兵力,选择地形。成语出处:清・许乃济《武备辑要》卷五:凡行兵取胜,须量兵相地。兵务多易,兵少务险,要在兵与地相称。
量才而为
成语解释: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雅量豁然
成语解释:雅量:宽宏的度量;豁然:开阔,通达。
度量宽宏,品性豁达。成语出处:《晋书・李寿载记》:“敏而好学,雅量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