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成语(共99个)
- 量力度德- 成语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 称薪量水- 成语解释: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 
 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 东量西折- 成语解释:量:称量。 
 折:亏损。
 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 车量斗数- 成语解释: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 成语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一回:“这真是……车量斗数的功德,为什么倒无人肯做呢?” 
- 斗量筲计- 成语解释:用斗量,用筲计。形容数量很多。 -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南渡后,江湖流派,斗量筲计,风轨荡然矣。” 
- 量己审分- 成语解释: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 成语出处:《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 量才器使- 成语解释:谓量才使用。 - 成语出处:邹鲁《中国同盟会》:“军到即降者,保护其身家,愿留营者,量才器使;愿还乡者,厚给资斧,护送归乡。” 
- 以升量石- 成语解释: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 上下打量- 成语解释:对某人估量,揣度。 
- 不度德,不量力- 成语解释:度:衡量。 
 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 人心难测水难量- 成语解释:人的心思就像深水一样,无法测量。形容人心险恶,所作所为常出人意料之外。与“人心叵测”义同。 -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成安君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驩,同欢。 
-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成语解释:人心难以揣度,就象海水难以测量一样。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于多欲,而人心人测也。”《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成语解释:量:气量。 
 气量小不是有才德的人。对仇敌打击不彻底算不得有作为的男人。
- 量入制出- 成语解释:量:计量。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成语出处:《礼记・王制》: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 量力而动- 成语解释:量:估量;动:行动。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年》: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