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量等观
- 拼音
- qí liàng děng guān
- 注音
- ㄑㄧˊ ㄌㄧㄤˋ ㄉㄥˇ ㄍㄨㄢ
- 情感
- 中性成语
- 繁体
- 齊量等觀
- 近义词
- 等量齐观
更新:2025-10-31 18:1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清・何守奇评:“齐量等观,则词林诸公,安非出于造物之戏也?”
作谓语;多用于否定句。
这两个问题不能齐量等观
犹“等量齐观”。见“等量齐观”条。
此处所列为“等量齐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等量齐观”的“等”、“齐”都有等同、相同的意思,所以这句成语就有一齐、同等看待的意思。清代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三・刘仲尹参涪翁得法》中表明,他并不完全赞同元好问说刘仲尹诗学习黄庭坚而得法这个论点,以为只是学涪翁而意境稍变而已。文中就用了这句成语。况周颐认为刘氏虽然是学法于黄庭坚,但两人诗中的境界则大不相同。好比林木佳胜,黄庭坚的诗能够郁苍耸秀,即便不经意的地方,也像老干杈枒一样,没有一根丑枝。而刘仲尹的诗苍秀大概可以与黄庭坚相似,但在不经意处的杈枒,则不及庭坚远甚!这就好像两人同样写景,有一个添加了朦胧明月来增加韵味,补写了雨露而转具湿润的感受。对词的意境可以稍作改变,但怎么可以说两个人的作品不分上下,同等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