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成语(共63个)
- 数米而炊- 成语解释:炊:烧火做饭。 
 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 以戈舂米- 成语解释:戈:兵器;舂:捣米。 
 拿戈去捣米。比喻使用工具不当,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理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飧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薪桂米珠- 成语解释:薪:柴草。 
 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水米无干- 成语解释:见“水米无交”。 - 成语出处:朱自清《我是扬州人》:“我知道上海虽然也许比知道绍兴多些,但是绍兴究竟是我的祖籍,上海是和我水米无干的。” 
- 鱼米之地- 成语解释:见“鱼米之乡”。 - 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之地。” 
- 桂薪珠米- 成语解释:见“米珠薪桂”。 
- 简丝数米- 成语解释: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 成语出处:孙诒让《〈札迻〉自叙》:“凡所考论,虽复简丝数米,或涉琐眉,于作述闳旨未窥百一。” 
- 粒米束薪- 成语解释:粮柴少得可怜。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 麻姑掷米- 成语解释: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 
- 米盐凌杂- 成语解释:凌杂:错杂零乱;米盐:形容细碎。 
 形容零乱琐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 
- 米已成炊- 成语解释: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 薪桂米金- 成语解释:薪:柴草;桂:木名。 
 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粮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极度贫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 须弥黍米- 成语解释: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米粒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 成语出处:《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法王自在,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 
- 余钱剩米- 成语解释: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即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每年有余剩。” 
- 珠米桂薪- 成语解释:见“米珠薪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