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米的成语

米的成语(共63个)

  • 吹糠见

    chuī kāng jiàn mǐ

    成语解释:比喻见效快。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快。”

  • 狧糠及

    tà kāng jí mǐ

    成语解释:狧:通“舐”,用嘴舔。
    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吴王濞列传》:“语有云之,‘狧糠及米。’”

  • 舐糠及

    shì kāng jí mǐ

    成语解释:舐:用舌头舔东西。
    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 凌杂

    líng zá mǐ yán

    成语解释:形容零乱琐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为盐。”

  • 转刍

    fēi mǐ zhuǎn chú

    成语解释:犹言飞刍挽粟。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太仓稊

    tài cāng tí mǐ

    成语解释: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比喻非常渺小。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 yú mǐ xiāng

    成语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成语出处:《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 不粘牙

    shuǐ mǐ bù zhān yá

    成语解释:没喝水也没吃饭。形容病重不能进食。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则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 为五斗折腰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语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成语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作成熟饭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 偷鸡不著蚀把

    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 油盐酱醋茶

    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成语解释: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成语出处:元曲: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 滴水成河,粒成箩

    dī shuǐ chéng hé , lì mǐ chéng luó

    成语解释: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比喻积少成多。

  • 饭捏杀不成团

    lǎo mǐ fàn niē shā bù chéng tuán
  • 而炊,称柴而爨

    shǔ mǐ ér chuī , chēng chái ér cuàn

    成语解释:爨:烧火煮饭。
    指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