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攻自破
更新:2025-11-03 10:52
唐・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漏洞太多,不堪一击。
郢都无主,不攻自破。(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
“破”,读作“pò”,不能读作“pè”。
“攻”,不能写作“功”。
1. 熟过头的石榴 —— 不攻自破
2. 化脓的疖子 —— 不攻自破
肥皂泡 (谜底:不攻自破)
不待对方攻击,即因自己内部的矛盾而自行瓦解。《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十四出》:“今日之计,只合移兵先平世洛,则唇亡齿寒,萧铣不攻自破矣。”《封神演义・第三回》:“今只困其粮道,使城内百姓不能得接济,则此城不攻自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