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的成语(共169个)
踽踽独行
成语解释:踽踽:孤独的样子。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孤独无亲或独来独往。成语出处:宋・张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独行于世,众乃以为迁也。”
独往独来
成语解释: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匠心独运
成语解释:运:运用;形容构思独创;匠心:能工巧匠的构思;泛指巧妙的心思。
多指文学作品等构思独特、精巧。成语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独步一时
成语解释:独步:独一无二。
形容当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成语出处:《宣和画谱・郭熙》第11卷:“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矜寡孤独
成语解释: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寡妇;孤:孤儿;独:独身。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独居无靠的人。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贫恤独
成语解释: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
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成语出处:《魏书・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独行其是
成语解释:是:对的。
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独立自主
成语解释:自主:自己作主。
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独木不成林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鳏寡孤独
成语解释: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孤:年幼丧父;独:年老无子。
失去配偶或老年丧子;幼年丧父的人。也泛指无劳动力又无亲人赡养的人。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独一无二
成语解释: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成语出处:宋・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独夫民贼
成语解释: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
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独当一面
成语解释: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大权独揽
成语解释:揽:把持;掌握。
指独自一人把持处理重要事情的权力。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独出心裁
成语解释: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
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