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的成语(共169个)
民贼独夫
成语解释: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独力难支
成语解释:独:单独。
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3回:“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思量独力难支,便开门冲阵逃走。”
独木不林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独茧抽丝
成语解释: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成语解释:惟:只有;尊:地位或辈分高。
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成语解释:惟:只有;尊:地位或辈分高。
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成语出处: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当其新识骤得,踊跃狂喜,亦有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之势,皆智之为也。”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成语解释: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成语解释:指单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是不能生长出新事物的。
成语出处: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一部分:“本来也是道理!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成语解释: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
成语解释:指单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是不能生长出新事物的。
成语出处:清・程允开《幼学故事琼林・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
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惟我独尊
成语解释:《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成语出处:《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鳌头独占
成语解释: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情有独钟
成语解释:钟:汇聚,专注。
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成语出处: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众醉独醒
成语解释: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