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独的成语

独的成语(共169个)

  • 向隅

    xiàng yú dú qì

    成语解释:隅:墙角;泣:哭。
    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孤独,伤感。

    成语出处: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 具只眼

    dú jù zhī yǎn

    成语解释: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有千古

    dú yǒu qiān gǔ

    成语解释: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

    成语出处: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 得天

    dé tiān dú hòu

    成语解释: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
    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慧眼

    huì yǎn dú jù

    成语解释:在眼力或洞察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1回:“先帝选你做顾命大臣,可谓慧眼独具。”

  • 匠心

    jiàng xīn dú chū

    成语解释:匠心:工巧的心思;独:独自。
    形容巧妙而独特的艺术构思。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 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竖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同“独树一帜”。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 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成语解释:断:决断;做决定。
    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具匠心

    dú jù jiàng xīn

    成语解释: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成语出处:唐・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 dú lái dú wǎng

    成语解释: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 唯我

    wéi wǒ dú zūn

    成语解释: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 霸一方

    dú bà yī fāng

    成语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 dú duàn dú xíng

    成语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成语出处: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 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成语解释:善:弄好。
    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