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Z
  5. ze

ze的成语(共346个)

  • 罚不责众

    fá bù zhòng

    成语解释: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
    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 择肥而噬

    féi ér shì

    成语解释:择:挑选;噬:咬。
    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上头限了首县三天限,首县限了差役一天半限。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八个人来。”

  • 死有余责

    sǐ yǒu yú

    成语解释:犹死有余辜。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

  • 啧啧赞美

    zàn měi

    成语解释: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
    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

    成语出处:茅盾《想到》:“一位陶冶于‘高级趣味’中的小姐本来不听他的,但到后来也啧啧赞美起来。”

  • 啧啧称羡

    chēng xiàn

    成语解释: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
    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成语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八回:“那批热中朋友,谁不啧啧称羡。”

  • 啧啧称赞

    chēng zàn

    成语解释: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
    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戴宗啧啧称赞道:‘好个留侯!’”

  • 同袍同泽

    tóng páo tóng

    成语解释: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
    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有典有则

    yǒu diǎn yǒu

    成语解释:典:制度;则:法则。
    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成语出处:唐・刘穆之《卢公清德颂》:“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 遗风遗泽

    yí fēng yí

    成语解释:泽:德泽。
    前人遗留下来的良好习气和恩泽。

    成语出处:宋・苏轼《母聂氏温国太夫人外制》:“慈和严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济艰难,其遗风遗泽盖有存者。”

  • 有物有则

    yǒu wù yǒu

    成语解释:谓天地间凡事物皆有其法则、规律。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 得寸则寸

    dé cùn cùn

    成语解释: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法不责众

    fǎ bù zhòng

    成语解释:责:责罚;众:多数人。
    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 各尽其责

    gè jìn qí

    成语解释:各:各自,每个;尽:完全;责:职责。
    指每个人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 河海不择细流

    hé hǎi bù xì liú

    成语解释: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口无择言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成语出处: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