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的成语(共703个)
懵里懵懂
成语解释:指人糊里糊涂,神志模糊不清。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蠢蠢欲动
成语解释: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
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娓娓动听
成语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黄云鸿《福惠全书・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似懂非懂
成语解释: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东施效颦
成语解释: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
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汗牛充栋
成语解释:栋:栋宇;房屋。
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按兵不动
成语解释:按:止住。
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别有洞天
成语解释: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成语出处:唐・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不动声色
成语解释: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
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黑咕隆咚
成语解释:很黑暗。
成语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将他关进黑咕隆咚的牲口房里,摘掉包裹他脑袋的汉奸旗。”
东扶西倒
成语解释: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东道主
成语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狗咬吕洞宾
成语解释: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一动不如一静
成语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成语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孝宗幸天竺及灵隐,有辉僧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东风压倒西风
成语解释: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成语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