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的成语(共703个)
动地惊天
成语解释: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东山再起
成语解释: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成语出处: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雨帘云栋
成语解释: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后因以“雨帘云栋”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宋・杨无咎《青玉案》词:“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
雨栋风帘
成语解释:犹言雨帘云栋。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动辄得咎
成语解释: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充栋汗牛
成语解释: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成语出处: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洞心骇目
成语解释:形容使人惊异。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哗世动俗
成语解释: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成语出处: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
伤筋动骨
成语解释: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东来西去
成语解释:谓行人来来往往。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东零西散
成语解释:形容零落分散。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惊群动众
成语解释:见“惊师动众”。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连甍接栋
成语解释:谓房屋连片。
成语出处:清・王韬《洋泾浜海市说》:“今新街及马路侧,连甍接栋者皆是也。”
灵机一动
成语解释: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
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东挪西借
成语解释:指到处挪借款项。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