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A
  5. an

an的成语(共588个)

  • 去危就安

    qù wēi jiù ān

    成语解释: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 安若泰山

    ān ruò tài shān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成语出处:《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 济世安民

    jì shì ān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旧唐书・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 暗察明访

    àn chá míng fǎng

    成语解释:察:细看,详审;访:寻访。
    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

    成语出处:《金史・世宗纪中》:“此辈暗察明访,皆著政声。”

  • 弃暗投明

    àn tóu míng

    成语解释: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
    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 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成语解释: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 六畜不安

    liù chù bù ān

    成语解释:六畜:牛、马、羊、豕、鸡、犬。
    所有牲畜都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着什么呢?”

  • 明查暗访

    míng chá àn fǎng

    成语解释: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8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

  • 潜移暗化

    qiánàn huà

    成语解释:见“潜移默化”。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按捺不下

    àn nà bù xià

    成语解释:按捺:抑制,忍耐。
    无法抑制。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 民安国泰

    mín ān guó tài

    成语解释: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 少安勿躁

    shǎo ān wù zào

    成语解释:少:略微;安:安定;躁:急躁。
    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愿少安勿躁!且待千秋军火到此,一探彼会内情,如有实际,再谋举事。”

  • 除暴安良

    chú bào ān liáng

    成语解释:暴:暴徒;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安:安顺、安抚;良:善良的人;良民。
    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安抚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yǒu qián mǎi mǎ , wú qián zhì ān

    成语解释:有钱买一匹马,却没有钱添置马鞍。比喻用钱不当,花得起大钱,却花不起必要的小钱。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1回:“你看这‘有钱买马,没钱置鞍’的事么!有本儿开铺子,倒没有厨柜了。”

  • 案牍劳形

    àn dú láo xíng

    成语解释: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