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27个)

  • 抉目

    jué mù dōng mén

    成语解释:见“抉目吴门”。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 马耳

    mǎ ěr dōng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 三箧

    hé dōng sān qiè

    成语解释:指亡失的书籍。

    成语出处:语出《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 南金

    nán jīn dōng jiàn

    成语解释: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成语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忘西

    shuō dōng wàng xī

    成语解释: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成语出处:柳青《狠透铁》:“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 谈西

    shuō dōng tán xī

    成语解释:见“说东道西”。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

  • liáo dōng shǐ

    成语解释:辽东:地名,今辽宁省辽河以东;豕:猪。
    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 liáo dōng hè

    成语解释: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

  • qǐ dōng shān

    成语解释:源见“东山再起”。谓重新出仕。宋 范成大《龙学尚书新安侯罗公挽词二首》之二:“途殚泣西狩,望绝起东山
    ”。

  • zuò dōng dào

    成语解释:源见“东道主”。泛指请客。《儒林外史》四九回:“我的同事,为什要亲翁做东道?明日乞到我家去。
    ”。

  • 狮子吼

    hé dōng shī zi hǒu

    成语解释:河东:古郡名。
    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马耳射

    mǎ ěr shè dōng fēng

    成语解释:同“马耳东风”。宋 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

  • 海而死

    fù dōng hǎi ér sǐ

    成语解释:赴:往,去。
    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 篱,掩西障

    yí dōng lí , yǎn xī zhàng

    成语解释: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 无颜见江父老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成语解释:江东:借指家乡。
    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