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中间的成语(共416个)
步月登云
成语解释: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成语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戴月披星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成语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今月古月
成语解释: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成语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成语解释: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樽前月下
成语解释: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日月合璧
成语解释: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明月入怀
成语解释:比喻人心胸开朗。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日月入怀
成语解释: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日月如流
成语解释: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今留齐七载,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见,安能成其大事哉?”
风月无边
成语解释:极言风景之佳胜。
成语出处: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日异月更
成语解释: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诘。”
明月清风
成语解释: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累月经年
成语解释:累:累积。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成语出处:《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日东月西
成语解释: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成语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水月镜花
成语解释: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