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中间的成语(共416个)
花辰月夕
成语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滨琐话・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落月屋梁
成语解释: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成语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六月飞霜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有冤狱。
成语出处:唐・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日锻月炼
成语解释: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秋月春花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冬月无复衣
成语解释: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成语出处:《宋书・沈道虔传》: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田月桑时
成语解释:泛指农忙季节。
成语出处:南朝・齐・・萧子良《谏射雉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
喘月吴牛
成语解释: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成语出处: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七月流火
成语解释: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成语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镂月裁云
成语解释: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成语出处: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花好月圆
成语解释: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花前月下
成语解释: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成语出处: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花颜月貌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的美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日升月恒
成语解释:恒:音“更”,月上弦。
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日月重光
成语解释:重光:重放光芒。
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成语出处:《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