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71个)

  • 山不辞,故能成其高

    shān bù cí tǔ ,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山不拒绝小的土石,所以能堆积成高山。喻心胸宽大,能容纳万物。参见“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条。

  • 绸缪

    sāng tǔ chóu miù

    成语解释:《诗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朱熹集传:“土,音杜。
    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 成坟

    fù tǔ chéng fén

    成语解释: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成语出处:《后汉书・醒荣传》:“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

  • 茅室

    máo shì tǔ jiē

    成语解释: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 重居

    ān tǔ zhòng jū

    成语解释: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重旧

    ān tǔ zhòng jiù

    成语解释: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成语出处:《后汉书・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 宅心

    shuài tǔ zhái xīn

    成语解释:率土:四海之內。
    宅心:归心。
    指天下归心。

    成语出处:《晋书・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 聚沙

    lěi tǔ jù shā

    成语解释:比喻积累收聚。

    成语出处:《魏书・释老志》:“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

  • 焚香

    cuō gǔ fén xiāng

    成语解释: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
    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 同庆

    shuài tǔ tóng qìng

    成语解释: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 怀之情

    huái tǔ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怀:怀念;土:故土,家乡。
    怀念故乡的情感。

    成语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 分茅

    liè tǔ fēn máo

    成语解释: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 分疆

    liè tǔ fēn jiāng
  • 之防

    sāng tǔ zhī fáng

    成语解释:喻防患于未然。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 开疆

    tuò tǔ kāi jiāng

    成语解释:拓:开辟,扩充。
    开辟领土和疆界。

    成语出处: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王信韩孽,拓土开疆。我图尔才,越迁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