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50个)

  • 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
    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鹤山文集・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 屈节

    bēi gōng qū jié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
    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 自省

    fǎn gōng zì xǐng

    成语解释:躬:自身;省: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王晋・铺(其四)》:“自吟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以为先后。”

  • 自责

    fǎn gōng zì zé

    成语解释: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 事必

    shì bì gōng qīn

    成语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出处:唐・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 作揖

    dǎ gōng zuō yī

    成语解释:打躬:两手向上合抱;作揖:合手向下行礼。
    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也形容恭顺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 尽瘁,死而后已

    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必亲

    bì gōng bì qīn

    成语解释: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 自问

    fǎn gōng zì wèn

    成语解释:反:反转;躬:身体;自身。
    反回身来问问自己。指作自我检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 尽力,死而后已

    jú gōng jìn lì , 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节俭

    jié jiǎn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
    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骊山行》诗:“贤妇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 井臼

    jǐng jiù gōng cāo

    成语解释: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
    指亲自操持家务。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周南妻传》:“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

  • 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之操

    fěi gōng zhī cāo

    成语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
    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晋书・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

  • 之节

    fěi gōng zhī jié

    成语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
    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