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在中间的成语(共50个)
责躬省过
成语解释:躬:自身。
责问自身的所作所为,反省过错。成语出处:《孔丛子・连丛子》:“是年夏,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杀禽畜雉兔,折树木,秋苗尽,于是天子责躬省过。”
鞠躬屏气
成语解释: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事事躬亲
成语解释:躬亲:亲自。
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礼记・月令》:以教导之,必躬亲之。
责躬引咎
成语解释: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自躬。
变躬迁席
成语解释: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成语出处:《管子・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
整躬率物
成语解释:整饬自身做出榜样,以为下属示范。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为此拿定了主意,想把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个程度,好等他们出去,整躬率物,出身加民。”
责躬罪己
成语解释:躬:自身。
责备自身并归罪于自己。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集百僚于大德殿,帝责躬罪己,问以论政得失。”
返躬内省
成语解释:躬:自身;省:检查,反省。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失。成语出处:《清史稿・文宗本纪》:“今年过节春分,寒威未解,朕返躬内省,未能上感天和。”
抚躬自问
成语解释: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今以愚昧,于此获罪,所知为之流涕,路人为之叹息。抚躬自问,为幸多矣!”
鞠躬尽力
成语解释:见“鞠躬尽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鞠躬君子
成语解释:谓谨敬尽职的人。
谦躬下士
成语解释:犹言谦恭下士。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对读书人十分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