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在中间的成语(共970个)
- 正大光明- 成语解释:公正无私、胸怀坦白的样子。 -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 地大物博- 成语解释: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 硕大无朋- 成语解释:硕:大;朋:比。 
 原指相貌健美;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 名山大川- 成语解释: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小惩大诫- 成语解释:惩:惩罚;诫:警告,劝告。 
 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 无大无小- 成语解释: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上》:“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 如临大敌- 成语解释:临:面对着。 
 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成语出处:《旧唐书・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 好大喜功- 成语解释: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 
 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 夸大其词- 成语解释:词:言论。 
 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成语出处:元《宋史・王祖道传》:“蔡京开边,祖道欲乘时徼富贵,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士,夸大其辞。” 
- 贻笑大方- 成语解释: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 
 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王公大人- 成语解释: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 小枉大直- 成语解释: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成语出处: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 树大招风- 成语解释: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 酩酊大醉- 成语解释: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 
 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 老大无成- 成语解释:老大:年老。 
 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