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中间的成语(共156个)
临危不挠
成语解释:挠:屈,折。
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成语出处:《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临危履冰
成语解释:临:面临;履:踩,踏。
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临危自悔
成语解释:悔:懊悔。
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成语出处: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临危自省
成语解释:省:醒悟。
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临危不苟
成语解释:临:面对;苟:苟且,草率。
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破家危国
成语解释:损毁家庭危害国家。
成语出处:三国・魏・钟会《母夫人张氏传》:“嫡庶相害,破家危国,古今以为鉴诚。”
倾危之士
成语解释:倾:危,邪。
诡辩、阴险、奸诈。比喻对国家和人民有很大危险的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忧盛危明
成语解释:犹言居安思危。
成语出处: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拯危济困
成语解释:济:拯救。
扶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整衣危坐
成语解释:危坐: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