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中间的成语(共156个)
直言危行
成语解释:危:高耸的样子,引申为端正,正直。
正直的言论和行为。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
齿危发秀
成语解释:年高眉秀。
成语出处:《文选・任昉》:“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孤履危行
成语解释:谓行为孤高独特。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前危后则
成语解释: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燕处危巢
成语解释:见“燕处焚巢”。
成语出处: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燕处危巢。”
扶危济急
成语解释:犹扶危济困。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受命于危难之间
成语解释:在危急困难的时刻接受任命,担当重任。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成语解释:沸:开水;釜:古代炊具;巢:窝。
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成语出处:清・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见危致命
成语解释:见“见危授命”。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临危致命
成语解释: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涉危履险
成语解释: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临危制变
成语解释: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扶危持倾
成语解释:扶:帮助;持:握,把握。
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许靖传》:“今日足下扶危持倾,为国柱石。”
整襟危坐
成语解释: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
成语出处:元・脱脱 《宋史・儒林传六・李道传》:“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
正色危言
成语解释: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成语出处:元《宋史・杜衍等传论》:“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