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0个)

  • 西凑

    dōng bǔ xī còu

    成语解释: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成语出处: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 女娲

    nǚ wā bǔ tiān

    成语解释: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
    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得不

    dé bù bǔ shī

    成语解释:见“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 抽多少,抽肥

    chōu duō bǔ shǎo , chōu féi bǔ shòu

    成语解释:抽:提取;补:补助。
    指提取多余的补益不足的。

    成语出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同时坚决地团结中农,保护富裕中农,给富农以经济出路。”

  • 进思尽忠,退思

    jìn sī jìn zhōng , tuì sī bǔ guò

    成语解释: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 于事

    wú bǔ yú shì

    成语解释: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 江心

    jiāng xīn bǔ lòu

    成语解释: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 以冠

    yǐ guān bǔ lǚ

    成语解释:冠:帽子;履:鞋子。
    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 剜肉

    wān ròu bǔ chuāng

    成语解释:为生活所迫;卖掉还没有收获的新丝新谷;虽然度过眼前的困难;却丢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成语出处:唐・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拆东墙西墙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成语解释: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成语出处:《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 拉东西

    lā dōng bǔ xī

    成语解释:多指欠债,借东家还西家,左支右绌。

  • 拆东西

    chāi dōng bǔ xī

    成语解释: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 裁长

    cái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裁:剪裁。
    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下卷:“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 断长

    duàn chā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成语出处:《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 折长

    zhé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成语出处:《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