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在中间的成语(共88个)
不修边幅
成语解释: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
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偃武修文
成语解释:偃:停止;修:致力于。
停止武备;提倡文教。成语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进德修业
成语解释:修业:推广、扩大功业。
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成语出处:《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
讲信修睦
成语解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半路修行
成语解释: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成语出处:参见“半路出家”。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成语解释: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修修补补
成语解释: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
成语出处: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些服务性行业,串街游乡,修修补补。”
文修武备
成语解释:文:指教化。
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
备:准备完毕。
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成语解释: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成语解释: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重修旧好
成语解释:恢复旧情,重归于好。
成语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五章:“秀云不愿改嫁到耳鼓山去,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重修旧好的时机。”
不修小节
成语解释: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成语出处:《晋书・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
不期修古
成语解释:期:希望;修:遵循。
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成语出处:战国・韩 韩非《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茂林修竹
成语解释:修:长。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地下修文
成语解释: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