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在中间的成语(共88个)
明修暗度
成语解释: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成语出处:清・赵翼《行围即景・相扑》:“伺隙忽为叠陈冲,捣虚又遏夹寨固。明修暗度诡道攻,声东击西多方误。”
弃武修文
成语解释:修文:修明文教。
放弃武事改习文教。成语出处: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山川修阻
成语解释:修,长、高。全句是说山河险阻,路程遥远。比喻路远难以会面。与“山重水复”、“山高水深”义同。
成语出处:杜甫诗:“别有一山川。”钱起诗:“游宦且未达,前途各修阻。”
束修自好
成语解释:犹言束身自修。
成语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束身修行
成语解释:束身:约束自身。
约束自身,修养德行。成语出处: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文修武偃
成语解释: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学行修明
成语解释:修明:昌明。
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成语出处:《北史・崔鉴传》:“父绰,少孤,学行修明。”
演武修文
成语解释: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昼修夜短
成语解释:修:长。
白天长夜间短。事修谤兴
成语解释:在事业有成就的时候,毁谤的谣言就跟著而来。
成语出处:韩愈原毁篇:“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事修傍兴
成语解释:修:整治;谤:诽谤;兴:兴起。
事情一进行整治,诽谤也就会兴起。指革新者总会受保守者的诽谤。成语出处:唐・韩愈《原毁》: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