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在中间的成语(共67个)
使臂使指
成语解释: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
成语出处:《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螳臂当车
成语解释: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虫臂拒辙
成语解释:拒:抵抗;辙:车轮痕迹,指车。
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成语出处: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把臂入林
成语解释:把:指挽着;林:山林。
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一臂之力
成语解释:臂:胳膊。
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虫臂鼠肝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如臂使指
成语解释: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交臂相失
成语解释:犹言交臂失之。
成语出处:唐・冉元一《薛刚墓志》:“齐体合欢,交臂相失。”
独臂将军
成语解释:指孤立无援的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
振臂一呼
成语解释:挥动手臂;大声号召。振:挥动。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攘臂一呼
成语解释:攘:挥动。
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奋臂一呼
成语解释:奋臂:高举手臂。
高举手臂,大声呼喊。成语出处:《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奋臂大呼
成语解释:奋臂:高举手臂。
高举手臂,大声呼喊。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割臂盟公
成语解释: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
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交臂失之
成语解释:交臂:胳膊碰胳膊。
胳膊相碰;擦身而过。指当面错过或失掉好机会。成语出处:庄周《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